Generations of Cantina Mascarello 15/09/2021 果日

Bartolo Mascarello 是Barolo最著名的酒莊之一,更甚者是以堅守釀造傳統守舊風格的Barolo 而聞名
不但多年未曾擴充葡萄園,而且也堅持不釀單一地塊Barolo
還有那舉世知名的一句「No Berlusconi,No Barrique」,不單清晰地展示出其政治立場更鮮明地表明他所釀造的Barolo風格
那對Barrique法國細木桶嗤之以鼻的精神,加上對長時間浸皮發酵和混釀的堅持
令Bartolo Mascarello成了傳統Barolo的一大守護神!

這次題為 “ Generations of Cantina Mascarello ”的酒聚就來一探Mascarello家族三個不同時期的出品
先說說Cantina Mascarello的簡史
一切要由現仼掌舵人Maria Teresa的曾袓父Bartolomeo Mascarello說起
Bartolomeo Mascarello長久以來都是當地釀酒合作社Cantina Sociale di Barolo的釀酒師,但由於經濟不景最終合作社倒閉,而同一時間Bartolomeo的兒子Giulio剛從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回國,眼見合作社的困局便決意成立自己的酒莊,最終Giulio Mascarello於1920年時創立名為Cantina Mascarello的酒莊,一直到1981年去世便交由Maria的父親Bartolo Mascarello接手,在名酒評人Sheldon Wasserman的建議下把酒莊更名為Bartolo Mascarello,不單能減低與另一名莊Giuseppe Mascarello混淆的機會而且也正式確立了Bartolo時期的來臨
自始Bartolo Mascarello這個名字便與傳統Barolo劃上等號,不止成了傳統Barolo的代言人,更儼然成為Barolo區中最偉大的酒莊之一
儘管這位守護神於2005年墜落,所幸有他的獨生女兒Maria Teresa繼承衣鉢
把傳統Barolo守護神的精神延續下去
1. Mascarello Bartolo, Barolo Riserva, 1955
2. Mascarello Bartolo, Barolo Riserva, 1967
3. Mascarello Giulio, Barolo Cavalieri del Tartufo, 1971
4. Mascarello Bartolo, Barolo, 1989
5. Mascarello Bartolo, Barolo, 1996
6. Mascarello Bartolo, Barolo, 1997
7. Mascarello Bartolo, Barolo, 2006
8. Mascarello Bartolo, Barolo, 2016
全部酒皆提早24小時拔塞作瓶醒
率先登場的1955, 1967, 1971皆出自Giulio Mascarello

1. Mascarello Bartolo, Barolo Riserva, 1955
酒色亮麗且潔淨的淺Garnet色,完全看不到那歲月的痕跡
首輪的香氣十分集中且極度通透
果香仍舊鮮活有力,絲毫沒有老態龍鍾的問題
那些新鮮且乾淨得要命的果氣和乾花香還有那叫人拍案叫絕的優雅玫瑰花香
再配上些松露氣息
入口也充滿活力,滿佈力量但又充滿彈性的姿態
酸度和單寧十分圓融,Mid Palate十分圓滑且飽滿
到第二輪時,香氣持續出現變化,士多啤梨的香氣更加純粹且新鮮但隔一段時間後,
那些大地氣息和松露香氣更顯突出,那檀木的氣息為整體添上幾分層次
入口同樣細緻但又不失力量
杯中帶來的早已超越酒液的味道
那股滋味也不再局限於口舌間所帶來的衝擊
那一切都是如此恰到好處
每一點一滴都在腔中泛起一個又一個如漣漪般的觸感
每下漣漪都彷似在低語迴響般
伴隨著心跳的節拍
簡直是直入心坎的悸動
或許 這就是光陰的力量吧
也許 這就是時光的味道吧

2. Mascarello Bartolo, Barolo Riserva, 1967
酒色同樣亮麗呈淺Garnet色,香氣比1955顯得深沉一些
那帶有張力的脂粉和乾花氣息,略帶陰沉但整體十分活潑
主旋律卻哼著礦物和松露氣息,帶點大地和舊木桶香氣
但隨著下杯時間的增加,到第二輪時迎來更大的變化,好比經過淨化般一樣顯得更純粹和甜美,香氣更顯飄逸,那些新鮮士多啤梨和山渣氣息自杯中飄出
入口十分甜美可口,那結構圓滑且十分立體高酸且高單寧皆被歲月磨成潤喉的形狀
席間有前輩說到覺得他好像已走到盡頭般,少了點再陳年的想像性
的確,1967的層次感稍稍欠缺但我卻覺得她有種傾盡所有的感覺,
再者,已年過半百的她即使少了點可期待的想像性,也絕不為過吧
而且總覺得她在提示著我活在當下的態度吧,哈哈

這一對出自Giulio Mascarello手中的Riserva不單單充分展現出Barolo的陳熟美
他們的出現卻徹底改變了我對終極形態Barolo的定義
早陣子曾試過來自1961年的Rinaldi
我以為自己已遇上最終極形態的Barolo
然而這對1955和1967所帶來的想像和感受更為震撼
可說這對Giulio的出品更貼近空靈之相!
那1967年由濁轉純的過程,
好比明月於陰雲探頭出來的一剎
不禁令我想起 空山新雨後 天氣晚來秋 一句
有種豁然開朗且喚然一新的感覺
但終究比不上1955年那不多不少,一分也不差的感覺
不止那鮮活且複雜之軀
還有那寧靜致遠之魂
也許那近乎寂靜涅槃之境 便是令他不受限於時光流逝的秘密吧

3. Mascarello Giulio, Barolo Cavalieri del Tartufo, 1971
Vinous如此評價1971 Barolo “One of the truly legendary vintages for Barolo!”
酒色呈淺Tawny比1955和1967都更為老態,但香氣的集中度很好,仍舊活潑
香氣更傾向於乾果和乾花氣息,而且多了幾分大地和煙燻香氣再加上些深層氣息如松露和Tar,最讓人深刻的莫過於那帶點薄荷和乾香草的氣息,十分誘人
纖細的結構,結構不大但卻來得扎實一點,入口的傳遞則十分溫柔
酸度的穿透力很高,而且單寧也比較有咬勁
到第二輪時,香氣更顯通透,層次感也頓生,增了些臘肉和茶葉的氣息外
酒體也比開首來得更實在一些
整體比1955和1967來得更深層一點,意外地少了點新鮮活潑的果感,但又很精巧,有種小鳥依人的感覺 ,流露著很別緻細膩的氣質
接下來便踏入Bartolo Mascarello的時期,且看1989, 1996和1998又能展現何等魔力

4. Mascarello Bartolo, Barolo, 1989
Vinous也給予1989 Barolo近乎完美的評價 “One of the all time great vintages for Barolo!”
乍看之下,酒色同樣帶點老舊,呈淺Tawny色但酒邊則帶點紅寶石色
香氣同樣撲鼻,帶著些藥材,松露和礦物氣息配上乾果香氣,香氣的集中度其高
入口的質感比香氣更令人深刻,那飽滿且立體的感覺,層次十分豐富,而且那有如球狀的傳遞,十分精彩!整體的骨架比開首的3支來得更大更有力
到第二輪時香氣變得更潔淨和細緻,不但有不俗的礦物氣息更添上令人難忘的水仙香氣
隨著時間的推移,整體變得更圓融細緻,配上那Finesse的傳遞
但始終是年份較新的關係,1989較開首3支來得重身且飽滿一些,但卻不損他的優雅性 那漂亮集中度和力量也遠較前述3支來得更強,單寧量多但又不失細緻度
1989那近乎為Barolo天造地設的年份
絕對是經典中的經典年份
他充分突顯出那年冷冽且慢熟葡萄的特色
儘管他距離完熟期還有一大段時間
但他卻滲透著股真摯的情感 是不可多得的體會

5. Mascarello Bartolo, Barolo, 1996
1996是另一個經典的Barolo年份,Vinous如是說 “1996 is a modern day classic, especially for readers who seek energy, tension and grip in Barolo!”
香氣十分有力且緊緻,以花香和大地氣息為主調,配上隱約的沉實黑果,層次十足
而且還帶些煙燻氣息
酸度比其他舊年份的出品更為突出一點,單寧也較剛烈一些,很年青且密度很高
令結構更為扎實有力,有種赤裸裸很原始的感覺
收結很修長且充滿礦物感
到第二輪時,香氣更綻放且果香也更顯甜美
入口輕柔了一點,而且也更為飽滿
整體而言,不走通透的路線但十分集中
在舌間少了點跳躍的活潑,但卻更有重量和實在
結構也較前述的酒款更加立體
他充分地表現出1996年的年份特色,強而有力且十分硬朗!

6. Mascarello Bartolo, Barolo, 1997
1997年因年份較暖所以不如1996年般經典,而且果感較足也較適合早年飲用
下杯後有點訝異,因為酒色已呈淺Tawny色
香氣依舊集中但卻展現完全不同的格調
不但有較強烈的松露和蘑菇氣息再加上些煙燻和大地香氣配搭著飽滿的黑果氣息
底層更滲著一陣菜乾氣息,香氣即管複雜但卻少了點具底蘊的層次感
入口比1996的更加柔和,酸度和單寧已有不俗的融合,但結構和Mid Palate卻稍稍欠奉,呈較扁方的形狀
到第二輪的香氣通透了一點但也更多了些VA的傾向,不但菜乾味更突出,而且也添上了些少如吹波膠和涼果的氣息
雖然這支1997的狀態可能帶點抱恙,而且她好像少了點細膩也有點乏力
但那傳遞的風格仍舊柔美輕巧,只是在說著更簡單的語言似的
細嚐過Giulio Mascarello和Bartolo Mascarello兩個不同的年代後
終輪到現任掌門人Maria Teresa登場

7. Mascarello Bartolo, Barolo, 2006
2006 Barolo素來以剛強硬朗的結構以著稱
Vinous 的vintage report便寫到 “2006 is one of the most powerful, structured vintages of the last three decades.”
酒色仍然年青的淺Garnet色
香氣一層一層的湧現出來,十分集中且有力
帶有Mascarello典型的花香和脂粉香氣夾雜著新鮮的果氣
底部隱約帶點蘑菇和大地氣息,整體的香氣十分工整和純潔
入口酸度高昂,單寧頗精細圓融,層次很好而且十分和諧
Mid Palate十分飽滿和立體,散發著不俗的底蘊
很年青但又不失火喉的氣焰,十分精彩
但到第二輪時,卻越漸展現出2006年的力量美
香氣更為奔放,但入口的姿態卻更為rustics, 少了點finesse的傳遞
酒體剎那澎湃起來,顯得更加硬朗
漸漸有種難以親近的感覺,略微有點霸道
喝罷2006總覺得有點1996的影子,都是較剛烈且充滿力量的風格
少了點Finesse,但卻更昂首澎湃
相信假以時日,他的脾氣會收劍起來
終能展現他溫柔的一面吧

8. Mascarello Bartolo, Barolo, 2016
短期內第二次與2016 Barolo這個有如橫空降世的天才相遇
所幸的是他這次以更健康且全面的姿態露面
酒色同樣呈淺Garnet色,香氣撲鼻,那通透和潔淨的氣息直教人鼻頭發癢
滿滿的玫瑰花香還有鮮活的紅果氣息,十分新鮮且充滿活力
充滿Nuance 細節的資訊量十分驚人
入口的傳遞同樣細膩,酸度高亢單寧圓融細緻
結構十分立體,由果感作主導再配搭上收結的礦物感,展露出一流的層次感
十分和諧,展現出恰到好處的功架
到第二輪時,香氣更顯驚人,那種Fresh Crusted Rose花香讓人不禁聯想起Burlotto的出品
但隨著下杯時間的增加,一如2006的姿態般
口感更覺粗糙,骨架也變得更大隻
優雅和細膩慢慢淪為配角,漸漸被力量支配
但卻近乎完美地演繹出2016年這年份的優越性
既有溫柔優雅的一面又不缺力量和骨架來支撐未來的成長曲線
真是未來可期呀
完成全場一共8支酒後,先來個簡短的總結
3個不同的時期
不同的輪廓但總有著同樣的影子
都是很soulful充滿靈魂和溫度的酒
我想了又想 不知以下幾句是否不錯的總結?
見山是山 、見山非山、見山還是山

Maria Teresa的出品年青有力
不止新鮮活潑而且也展現部分的陳舊氣息
但有十足的活力而且十分奔放
不論單寧酸度還是結構都直接充分展現出Barolo應有的面貌和特色
當屬見山是山的最佳代表吧

由Bartolo Mascarello打造的手筆1989, 1996和1997始終年輕
可能是略帶點不公吧,終有點打不開的感覺,
想必要給予他們更多的時間才能展現吧
很工整但卻帶著未能我“酒”寫我心的遺憾
此刻品嘗確帶點迷失的方向
見山非山
或許是對Bartolo出品最佳的寫照
最後是出自Giulio Mascarello的出品,
3支經歷過悠長陳熟期的作品細膩圓融
整體和諧細緻且連貫性很高,
酸度單寧早已融為一體但又不失Barolo原有的骨架和風範
不但充分地展現出成熟Barolo的美態
更近乎完美地發揮出Barolo所能帶來的意境
先後經歷了年青純粹再到糾結迷航
最後卻是還原基本步似的純樸
神態自若地把天地人的每一面都展現出來
步入那種寂靜空靈的境界
也許 這就是見山還是山之境

斷不是來形容Giulio, Bartolo和Maria Teresa之間的高低
但卻說明了時間對Barolo的重要性
而且他們也都展現了自己的風格
Giulio Mascarello 那看透世事的的靈氣
Bartolo Mascarello 那匠人般的工整秀氣
Maria Teresa 的巧勁雅致但卻略帶稚嫩的青春活力
說穿了,只要給予Barolo更充裕的時間他們定必能踏入另一個境界
近期試過來自1955, 1961, 1967, 1971等五十有多的Barolo都驚為天人
吞下的都是被歲月磨滑的酒液
欲速不達 – 可能是另一形容Barolo的最佳形容詞吧
說的不止是開瓶時間,更指充足的陳熟期
唯有留給時光去開導那一眾的Barolo吧
當然要找到一瓶狀態完美的陳舊Barolo
少不了對運氣和錢包的考驗
回家途中音樂播放器剛好播到Leonard Cohen的Ain’t No Cure For Love
聽著Leonard Cohen低沉的迴吟著
“But they’ll never ever find that cure for love
There ain’t no drink no drug
There’s nothing pure enough to be a cure for love”
我的內心卻微笑著…
Leonard的音韻有如1955 Riserva 所泛起的漣漪般迴盪著
不知,這會不會就是那杯清純至致的解藥呢?
誰知,或許只有品飲過的才能體會為何他是那最佳的靈藥 – The Cure for Love!
只知,他是當之無愧的Wine of the Night